【他鄉.故鄉】沈珮君/咬定青山不放鬆——葉萬安,臺灣經濟的幕後鐵漢(下)
1992年葉萬安第一次返鄉,最小的弟弟已54歲,老母88歲,在南京莫愁湖畔合影。(圖/葉萬安提供)
葉萬安有一支健筆,自民國59年開始以公餘時間替《經濟日報》寫社論,直到民國99年止,四十年共寫近兩千篇社論。
今年初夏,他出版五十多萬字鉅著《邁向經濟現代化之路》(聯經),是他的社論選輯,也是一部臺灣經濟史。其中近十萬字導讀是他大病之後、96歲的新作,他每十年做一個斷代式的析論,裡面不僅有臺灣經濟各階段問題,還包括複雜的國際政經情勢。老先生不用電腦。
葉萬安腦袋雪亮,個性耿直。參與「第一期四年計劃」時,他只是助理,到「第五期四年經濟計劃」,已獲經合會主委嚴家淦授權全權策畫設計。葉萬安認爲內閣設定的每年經濟成長目標7%,太保守了,主動將此列爲「最低」目標,後來這四年經濟成長率最高曾到12.1%。他膽敢如此樂觀預測,不是因爲選舉畫大餅,而是經過「總體經濟計量模型」反覆演算,一再調整到合情合理爲止。
贏得蔣經國總統信任
1978年蔣經國當選總統,因爲關心經濟,在總統府召開財經會談,每兩週一次,直到三年後才改成不定期召開。葉萬安是報告人、記錄人、撰稿人。其實,不僅如此。在第44次財經會談之後,蔣經國要求幕僚事先給他建議,這個任務又落在葉萬安肩上,他每次擬出五、六條,蔣經國幾乎都會從中挑選三、四項作爲指示。葉萬安爲了思考能夠提出什麼更有益於經濟民生的點子,絞盡腦汁,有時候在客廳來回繞圈圈,一度痛苦到想起蔣介石文膽陳布雷的「燈盡油枯」之嘆,後來找石齊平、呂惠恕、周慶生一起加入,集思廣益。
七◯年代,對中華民國來說是不幸的「黑色十年」,但後來回頭看,卻是危機變轉機的「黃金十年」。當時風暴連連,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1972年中日斷交,1975年蔣介石去世,1978年中美斷交,以上四件大事都足以令臺灣地動山搖,而1973、1979年又連續兩次石油危機,國際油價大漲。蔣經國在人心危疑、物價震盪時,在1974~78年推出十大建設,在最壞的時刻,大舉用公共建設改變臺灣體質、鼓舞人心。
蔣經國讓臺灣脫胎換骨,但他也會犯錯。第一次石油危機時,「行政院長蔣經國」擔心影響民生,即使國際油價一漲再漲,但他遲遲不讓國內油價同步上漲,臺灣成爲世界油價最低的國家之一,人民毫無節約能源的觀念,而國內物價仍然因爲民心預期上漲,瘋漲不已。第二次石油危機時,葉萬安在財經會談用圖表檢討第一次石油危機,並建議臺灣油價應該要即時反映進口成本。終獲「總統蔣經國」裁示同意。
大陸8天長假各地人擠人!爬長城3分鐘只走兩步、吃飯要等4小時
李國鼎會後告訴葉萬安,「你等於是當面批評總統,總統沒有不高興,還接受了你的建議。表現很好」。
1984年蔣經國召開第84次財經會談,距離上次開會已七個月,他的身體明顯很差了,蔣經國與葉萬安握手時,恭賀他升任經建會副主委,葉萬安心裡一震,「天哪,總統國事如麻,身體又這麼弱,居然還注意到我這個小部屬的升遷」,葉萬安激動又感傷。那是蔣經國最後一次財經會談。
主張經濟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
1980年代初期全球經濟不景氣,除行政院指示經建會研擬各種因應方案外,葉萬安也主動提出貿易鉅額出超因應方案、促進投資方案、因應新臺幣升值方案,報政院覈定實施。1981~86年全球在經濟陰霾中,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2.9%,臺灣卻高達7.9%,相當於全球經濟成長率的2.7倍。
蔣經國去世前半年,1987年7月15日《戒嚴令》廢止。同一天,立法院通過《管理外匯條例》「暫時凍結」,這是臺灣政治、經濟「自由化」的一大步。葉萬安回顧歷史上的這一天,「真是一個了不起的日子」。
UBA》「宇宙政大」顺利4连霸 游艾喆冠军赛「大三元」第1人
《管理外匯條例》「解嚴」也是葉萬安「任勞任怨任謗任辱」的成果。1984年俞國華受命組閣,事先請葉萬安提供對經濟的意見,他立刻提出「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俞國華在立院通過人事案當天下午宣示新閣基本政策就是這九字。
落實那九字,問題一籮筐。自從1958年尹仲容提出貿易改革之後,二十年沒人再推動「自由化」,當時許多產業歷經長期保護,已有相當基礎,當年鼓勵出口、限制進口、高關稅、管制外匯等政策,已應功成身退,否則將影響到產業效率與投資意願,甚至衝擊經濟發展、物價穩定。許多經濟學者一再呼籲開放,直到俞國華組閣,葉萬安在關鍵時刻踢出臨門一腳。
但是,過程並不順利,各方充滿疑慮,其中《管理外匯條例》修或廢,是「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重要的一步,葉萬安在各單位奔走溝通,屢遭質疑,還被一位央行副總裁譏爲「書生之見」。在他鍥而不捨下,終獲財經首長共識,央行總裁張繼正最是積極,認爲「越快越好」,葉萬安請教通曉修法程序的政院趙捷謙組長,在他的建議下,請立法院將有關「管制」的條文「暫時凍結」,取代曠日廢時的逐條修正,從此出口廠商可以自由持有、自由運用外匯所得,一般人民也可自由結匯、自由向國外投資。
「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姍姍來遲,但仍不算太晚,爲臺灣日後加入GATT/WTO(關貿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創造了有利條件,臺灣經濟結構也因鬆綁而朝向高附加價值方向轉變。
葉萬安96歲仍勤於寫作,不靠電腦查資料。(圖/ )
「亞太營運中心」變成一場大夢
但也未必好點子都可落實,「亞太營運中心」變成一場大夢,是葉萬安最大遺憾。
1992年他退休了,常去大陸參訪,當時大陸正因六四事件,外資卻步,官方積極推動改革開放,同文同種的臺商快速卡位,到處大興土木。葉萬安看到了臺灣機會,擷長補短,兩岸若可共好,對臺灣將是大好,已國際化的臺灣可成爲大陸與東南亞之間的投資仲介或雙方據點,臺灣可做製造中心、金融中心、轉運中心,對雙方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將可「天下無敵」。
此時正好蕭萬長接任經建會主委(1993),副總統兼行政院長連戰責成經建會提出「振興經濟方案」,蕭萬長邀請在珠江三角洲參訪的葉萬安回來擔任顧問。
萬老以他在大陸的所見所聞,主張應將臺灣建成「亞太營運中心」,並列爲「振興經濟方案」最高目標。亞太營運中心,多年前即有人倡議,始終被當空中樓閣,萬老這次又再提出,幾乎也被所有與會者反對,有人嘲笑素來務實的他:「萬老去過大陸以後,變得越來越好高騖遠了」。但連戰看到亞太營運中心的前瞻性,將它自中長期目標列爲「跨世紀重大工程」,指示立即規畫,並自任專案小組召集人,不到一年即有二十多家跨國廠商來臺做策略聯盟,期待兩岸儘快三通。未料總統李登輝在1996年宣佈「戒急用忍」,嚴格限制兩岸經貿往來。前臺大教授杜震華是亞太營運中心研究、規畫的四人小組之一,他曾回憶當時心情:「望着臺上滔滔不絕的李登輝,我的心裡卻在瞬間淌血——完了,不會有兩岸三通,亞太營運中心也沒了!臺灣經濟,以後大概沒希望了!」
三十年過去,大陸早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儼然已「不只是」亞太營運中心,而臺灣本來應「至少是」亞太營運中心,卻一度成爲四小龍最後一名。臺灣與大陸漸行漸遠,萬老每次回想此事,都扼腕。十大建設時,蔣經國有一句名言:「今天若不做,明天會後悔」,亞太營運中心便是。
1995年大陸生產總值(GDP)才7000億美元,葉萬安在1996年預測,亞太營運中心如果可以落實,2010年大陸GDP可增加4兆美元,而臺灣GDP將增加8000億美元。大陸十五年可成長6倍?連大陸產官學界對萬老的預測都覺得「不可思議」。萬老很有信心,因爲他是根據亞洲四小龍及他畢生參與、推動臺灣經濟發展的經驗所預估出來的。
2009年大陸GDP4.9兆美元,比他預估的提前一年完成。可悲的是,自我粉碎「亞太營運中心」大夢的臺灣2009年GDP僅增加1500億美元,是他預測的五分之一。直到2021年,臺灣GDP才達7700億美元。
2005年連戰(前排左二)率團赴大陸展開「和平之旅」,與胡錦濤(前排右二)會談,葉萬安(後排右三)隨行。這是兩岸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在1948年之後首度見面。(圖/葉萬安提供)
協助健保初期規畫
葉萬安這個活電腦,在經建會規畫全民健保時,也派上用場。當時臺灣無人懂健保,葉萬安推薦哈佛教授蕭慶倫參與,蕭教授是健康、經濟專家,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曾研究、參與全球二十多個國家的健保制度,他後來也是美國三位總統的顧問。蕭慶倫是臺灣全民健保第一期規畫總顧問、總設計師,葉萬安除了替國家找到國際級的專家,並負責提供蕭慶倫需要的經濟資料,所以,健保初期規畫很快完成並提早推出。
沒有人知道葉萬安在健保的角色,萬老自己也從未提過,對他來說,只是日常工作,但讓蕭萬長印象極深。功而不有,蕭萬長讚歎「葉萬安真是公務員的典範」。
萬老至今仍繼續投書媒體,專攻經濟領域,都是用數字說話,言必有物,而且不改耿直,譬如:〈總統!您的財經數據有問題〉,駁斥尋求連任的陳水扁在總統大選辯論中炫耀的財經政績錯誤百出,連政府發表的國債數字「創新高」,也被扭曲說成「創新低」。萬老每篇文章都不假他人,是親自執筆、最年長的經濟評論家。
二十二年前,葉萬安曾在媒體發表一篇長文,分析早期財經決策官員共同的風範與特質。他那篇文章是在李國鼎逝世百日寫的,藉以期勉「新政府」。現在臺灣已經歷三次政黨輪替,那篇文章至今看來仍然充滿「新義」,摘要如下:
1.即使在威權時代,財經決策官員都是一心謀國,無私、無求,爲國家、爲人民,絕不爲個人權位考量。
2.全力追求國家現代化,他們兼具中國傳統與西方文化、知識的修養,心胸開闊,尊重幕僚,樂於聽取各方意見,但經過強烈辯論後,只要做成正確決策,共同全力以赴,絕不會反覆不定。
3.負責任、有擔當,絕不推諉,絕不好高騖遠,絕不拖泥帶水和稀泥。
4.積極主動,敢於改革,明知困難,但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
5.操守廉潔,生活簡樸,公私分明,都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
分享臺灣經濟發展經驗
萬老退休後,終於可以回老家了,但只能哭墳而不能見到老父了。
葉萬安高二時,他們家生活困難,父親同鄉介紹他去錫箔店當學徒,14歲就當學徒的葉爸爸搖頭說,「寶林(葉萬安小名)是要念大學的,我再苦也要讓他讀書」。葉萬安當場落淚,更加用功,爲了減輕家裡負擔,高二即以第一名跳級考入大學。他大學畢業後即遠赴臺灣工作,一別就是一生。
當年再苦也要讓他讀書的父親等不到他回來,「我平生最對不起的是爸爸」,96歲的萬老至今念及老父仍忍不住哽咽,這是他身爲人子的此生最痛。所幸還來得及見到老母,母子相見三年後母親過世。
他畢業四十五年之後,終於可以再回母校,上海財經大學比他念書時大多了,當年僅400人左右,現在有三、四萬人。爲了回饋母校,1997年葉萬安夫婦與另一對校友夫婦各捐五萬美元,摺合當時人民幣共約83萬元,這在當時是很大一筆數字,一個教授月薪不到500元人民幣。直到2013年獎學金用盡爲止,共有325人受惠,其中一人後來成爲副校長。
他始終沒找到統計學恩師鄒依仁,但找到經濟學的啓蒙老師徐宗士,徐老師高興極了:「教了五十年經濟學,終於有學生用經濟學爲國家經濟建設作出貢獻」,而這學生是在臺灣開花結果。一年後徐老師病逝。
大陸改革開放初期,葉萬安常去各地分享臺灣經濟發展的經驗,希望幫助大陸脫離貧困,在亞洲金融風暴及美國對大陸施壓下,他對人民幣應升或貶也都有準確預測與建議,他的文章曾送到當時總理朱鎔基桌上。
他希望兩岸「和平共榮」。馬英九選上總統後,兩岸融冰,葉萬安在2009年樂觀預測2022年中國大陸將趕上美國,成爲第一大經濟體,如果兩岸合作,「21世紀,將成中國人的世紀」。他這個活電腦當時的確無法預見美國現在會以半個地球的力量壓制中國從老二變老大,也不能預見臺灣會像自願一般將成「美國巨大武器庫」,但那時他已提醒,「21世紀是否真正能成爲中國人的世紀,兩岸未來的和平發展和兩岸領導人的『一念之間』或許是一個重要關鍵。」
他那篇文章的前言就是「或在一念之間」。(下)
(本文作者沈珮君在《聯合報數位版》另有延伸作品:〈葉萬安的貴人、痛與愛〉)